“十幾年了,終于能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了!辈痪们,在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某居民區旁,一家企業違規搭建的廠房被拆除,至此,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污染問題得到解決。

故事要從一條舉報線索說起。2020年3月,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檢察院接到群眾實名舉報稱:龍田街道大窩村深惠交界處居民區旁有3家企業長期違規夜間作業,造成大量粉塵、噪聲等污染,周邊群眾正常生活以及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,向相關部門投訴多年均未得到解決。坪山區人大代表黃晃銀得知后高度關注,走訪群眾了解情況后,將群眾訴求反映至坪山區人民檢察院,并時時關注問題解決進展。
接到舉報后,坪山區人民檢察院立即啟動公益訴訟線索調查程序。經初步調查發現:涉案3家企業廠房總共占地約6萬平方米,均從事建筑廢料的來料加工生產,其中2家企業未辦理環評手續和臨時建筑審批手續,另一家企業辦理了環評手續和臨時建筑審批手續,但審批同意的2年使用期限早已過期,卻仍在大量接單生產。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粉塵,違規夜間作業造成嚴重的噪聲污染!斑@些廠房存在十幾年了,我們平時不敢開窗,晚上也睡不好覺!敝苓呑艚锌嗖坏。


鑒于上述情況,坪山區人民檢察院開展行政公益訴訟立案調查。經過溝通協調,坪山區生態環境部門依法對涉案企業環保違法行為進行查處。同時,該院向坪山區規劃土地監察部門制發檢察建議。收到檢察建議后,該部門對3家企業違建等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。
今年2月,有2家企業自行完成違建廠房的拆除清理工作,但另一家企業仍未拆除違建廠房。得知情況后,坪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和區人大代表劉海波、黃晃銀、馮戰桂等多次帶隊前往現場調查,與有關職能部門人員現場督促該公司盡快整改。

據了解,早在2019年,坪山區人民檢察院和區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簽署《關于建立人大監督檢察監督聯動機制的實施辦法》,確立聯席會議、信息共享、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。該院充分發揮“人大+檢察”聯動監督機制的優勢,會同坪山區人大與區規劃土地監察局、龍田街道等單位加強溝通協作,多次召開協調會,商討確定具體整改方案。
在多方共同努力下,最后一家企業近日對其違建廠房主體進行拆除!拔液芫磁鍣z察院敢啃硬骨頭,解決群眾急盼難愁問題的勇氣和擔當!秉S晃銀對檢察院的做法表示肯定。


公司廠房拆除前后對比